此卦巽下震上,是剛上柔下,有分之常;雷風(fēng)相與,有氣之常;以巽而動(dòng),有事之常;剛?cè)嵯鄳?yīng),有情之常。皆有恒久之義,故名為恒。卦辭言,道貴有恒,而恒又貴以正也。
文王繫恒彖辭曰:天下之理,惟積久則能貫通,若或作或輟,見異而遷,則事多捍格矣。人能守其恒心,篤信力行,則功之純者理必得,居之安者動(dòng)必臧,亨而無咎,固其宜也。然所謂恒者,非徒茍焉以守之而已,又必?fù)衿涫欠牵嫫湫罢蛊渌谜撸蕴烀诵闹}賢中正之道,而偏端曲學(xué),不得參其間焉。然後以天下之正理,成天下之正功。本體既端,發(fā)用自裕。經(jīng)綸參贊,無往而不利矣。
按:「維皇降衷,若有恒性」即所謂貞也。自氣質(zhì)拘之於前,物欲蔽之於後,於是失其貞性而誤用夫心,恒非所恒者有之矣!如楊墨佛老,守為我、兼愛、清淨(jìng)、寂滅之說,以終其身,可謂之貞乎?不可謂之貞,豈可謂之恒乎?是以君子為學(xué),必恒以致其功,尤必貞以立其體。未有不貞而能恒者,先擇善而後固執(zhí)焉可矣。
【今注】
維皇降衷,若有恒性:語出《尚書?湯誥》:「惟皇上帝,降衷于下民,若有恒性,克綏厥猷惟后。」偉大的上帝,賦予百性善良的天性。但能夠順從他們恒常善良本性,具有安定他們性命之大道的,只有君王。衷,性,善性也。若,順從。綏,安也。猷,圖謀,道也。后,君也。
楊墨佛老:楊即楊朱,《莊子》中稱「陽子」,墨為墨子。楊墨思想為戰(zhàn)國(guó)時(shí)代的顯學(xué),楊子以自利思想而聞名,墨子則主張兼愛天下。《孟子?滕文公》如此評(píng)斷:「天下之言,不歸楊,則歸墨。楊氏為我,是無君也;墨氏兼愛,是無父也。」《孟子.盡心上》:「楊子取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為也。」佛指佛教思想,即後文的「寂滅」,蓋因佛學(xué)講空,又四諦言「苦集滅道」。老指老子,或可泛稱道家思想,即後文的清淨(jìng)。老子主張清淨(jìng)無為,即「自然」。
上一章節(jié)
[南宋]俞琰-第32卦?恒卦?卦辭全文詳解
下一章節(jié)
[清]傅恒-第32卦?恒卦?卦辭全文詳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