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無卷別,卷別來自易林注
電子書名:《易林釋文》(焦氏易林釋文)
作者:(清)丁晏 撰
《焦氏易林》大約開始流行於宋明之間,清初以前所傳以汲古閣毛子晉本為主,自黃丕烈以所得宋本重刊之後,由於印刷精美而成為通行的版本,今人所讀《易林》大抵也皆以此本為底本。
然而丁晏認為,黃本對於古本有諸多的篡改,讓許多文字失去原貌,因此著《易林釋文》,對於《易林》的條文做了許多考證,並比較諸本,校正了許多黃本的錯誤。
丁晏在《序》中除了列舉許多黃本的錯誤之外,並如此說:
舊有汲古閣毛子晉本,漢魏叢書何允中本,近有黃丕烈重校宋本。黃本刻工完整,售者為之紙貴,然晏以毛、何本校之,頗有舊本不誤而黃本妄改之者,則宋本亦未盡可據矣。
《後序》中又說:
《易林釋文》何為而作也?因黃氏校刻宋本多所竄改而作也。
先是《易林》有汲古閣毛子晉本,自黃蕘圃刻本行世,繕寫清整,鏤刻精工,坊肆盛行,又雕鐫小字本,俗儒耳學不能細心讀書,甚重黃本,而舊本浸湮矣。
清黃宗羲所著《易學象數論》可以說是研究象數易學的經典之著,不只對兩漢以來象數易學的義理多所整理與闡述,也廓清宋明儒者的諸多見解。四庫全書本提要中引梨州先生於南雷...
(元)蕭漢中撰《讀易考原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5冊?經部19?易類(元)蕭漢中撰《讀易考原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...
作者:三國魏.王弼作;唐.邢璹注,陸德明音義說明:王弼《周易注》是易學中的經典,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,但他的老子及周易注卻都成了不朽的傳世之作。王弼易注...
(清)王夫之撰《周易稗疏》?附《攷異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39冊?經部33?易類 (清)王夫之撰《周易稗疏》提...
(元)許衡撰《讀易私言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2冊?經部16?易類(元)許衡撰《讀易私言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讀...
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52冊?經部46?易類 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提要【...
關于請郭彧先生主講《易圖講座》的按語 自從孔子“韋編三絕”修纂《周易》之后,二千五百年以降,對《周易》的研究已發展為世界文化史中非常奇特的現象,這就是所謂的《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07冊?經部01?易類(吳)陸績撰《陸氏易解》提要明姚士粦所輯吳陸績《周易注》也。《吳志》...
《易數鉤隱圖》是宋代劉牧撰的一部經學注釋,共三卷。《易數鉤隱圖》的卷數,《中興書目》作一卷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作二卷,《郡齋讀書志》作三卷。今見為三卷本,卷上為“...
【臣】等謹案《讀易舉要》四卷,宋俞琰撰。是書文淵閣書目、焦竑經籍志、朱睦?授經圖皆著於録,然外間傳本殊稀,故朱彝尊經義考亦云未見。今惟永樂大典尚散見于各韻之中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