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信息 | 點校狀況 | 作品名稱: | 周易集注 | 底本出處: | 欽定四庫全書 | 作品別名: | 易經來注圖解 | 參校版本: | 作者: | 明 來知德 | 初次點校: | 未點校 | 創作年代: | 不祥 | 再次點校: | 未點校 | 卷 數: | 全書共16卷 | 三次點校: | 未點校 |
來知德(1526年-1604年),字矣鮮,別號瞿塘,梁山人,嘉靖壬子舉人。提要云:「萬歷三十年,總督王象乾巡撫郭子章薦授翰林院待詔,知德以老疾辭詔,以所授官至任,事跡具《明史儒林傳》。」
來知德因父母病而辭官未士,深居以自學易,六年完全一無所獲,後無師自通,《周易集註》歷29年始成。
其自序云:「德生去孔子二千餘年,且賦性愚劣,又居僻地,無人傳授。因父母病,侍養未仕,乃取易讀于釡山草堂,六年不能窺其毫髪。遂遠客萬縣求溪深山之中,沈潛反復,忘寢忘食有年。思之思之,鬼神通之,數年而悟伏羲文王周公之象,又數年而悟文王序卦孔子雜卦,又數年而悟卦變之非。始于隆慶四年庚午,終于萬厯二十六年戊戌,二十九年而後成書,正所謂困而知之也。」
《周易集註》專以錯綜(錯卦與綜卦)以及「中爻」(即互卦)論易象,並以兩錯卦為同一卦,以此而持論:上經只十八卦,下經亦只十八卦。自云:「是自孔子沒而易亡已至今日矣,四聖之易,如長夜者二千餘年,不其可長歎也哉。」
來知德此說後世頗多議論,提要曰:「上下經各十八卦,本稅與權之舊說。而所說中爻之象,亦卽漢以來互體之法。」並評其為「夜郎自大」。
九州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《周易集注》共兩冊,張萬彬先生編撰。
[清]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約存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48冊?經部42?易類注:此本圖類較多,編為橫版格式時...
[清]李光地著《周易觀彖》介紹 〖周易觀彖〗十二卷。清李光地著。光地生平見《周易折中》。是書惟解說《卦傳·天地定位》一章,發明《易》理,兼證以《易》象,于數則略...
[清]張次仲撰《周易玩辭困學記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玩辭困學記〗十五卷。明張次仲(1589—?)撰。次仲字元□,號侍軒,一號鈍庵,浙江海寧人。天啟元年(1621)舉...
《御定易經通注》基本介紹 書名:《御定易經通注》、《易經通注》 作者:【清】勅大學士傅以漸、【清】日講官曹本榮 卷數:九卷,四卷 年代:順治十五年十月 《御定易...
宋朱熹(1130-1200)撰,宋朱鑒(1190-258)編。哲學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十三卷。朱鑒字子明,朱熹長孫,以蔭補迪功郎,官至湖廣總領。見《閩中理淵源考...
〖古周易訂詁〗十六卷。明何楷撰。楷字玄子,福建漳州人。天啟五年(1625)進士,崇禎間遷工科給事中,唐王時為禮部尚書。博綜群書,尤邃于經學。著有《詩經世本古義》...
元代董真卿(生卒年不詳)解說《周易》的著作。15卷。以程、朱《易》說為主,匯集諸家之說,并附以自己的心得見解。全書包括4部分:①《經傳》,編次伏羲、文王、周公之...
《周易淺釋》四卷,清潘恩榘著。有弟子林光迪跋,敘其師大意,以彖多言象,而變在其中;爻多言變,而象在其中。爻無所不包,舊說一概進入身心政治上去,而遺卻許多道理,不...
[宋]郭雍撰《郭氏傳家易說》書籍介紹 南宋郭雍撰。十一卷。《武英殿聚珍版書》本。據《宋史》記載,郭雍之父忠孝受業于程頤,著《兼山易解》;忠孝沒后,其書散佚,雍則...
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撰。二十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此書大旨,以《十翼》為孔子所作,學《易》者當以此為主,因取明高攀龍《周易孔義》之名,別加纂集;所錄古今《易》說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