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①:貞丈人②。吉,無咎。
①師:卦名。代表眾、軍旅。
②貞丈人:占問率師之人。貞,占問。丈人,德高望重之人,此處“丈人”指主帥。
師:占問率師這人,吉,無災(zāi)。
師,眾也。貞,正也。能以眾正,可以王矣。剛中而應(yīng),行險而順,以此毒天下,而民從之,“吉”又何“咎”矣⑩。
⑩此釋《師》卦卦名,卦辭之義。眾:《師》下坎上坤,坤為眾,坎亦為眾。《國語·晉語》:“坎,水也,眾也。”剛中而應(yīng):《師》卦九二為剛處中,六五應(yīng)之。行險而順:《師》卦下坎為險,上坤為順。毒:本指一種害人之草,可以做藥物治病,后引申為治理。《老子》所言“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”即是此意。
師,為眾,貞,為守正道。若能使眾人皆行正道,則可以主天下了。(《師》九五)以陽剛居中而應(yīng)眾陰,行于險難而順利。以此道治理天下,而得民眾順從它。此乃“吉祥”,又有何“咎災(zāi)”。
⑦地中有水,師。君子以容民畜眾。
此釋《師》卦卦爻之象。地中有水:《師》卦下坎上坤,坤為地,坎為水,坎在坤下,故“在中有水”。
容民畜眾:容納人民畜養(yǎng)群眾。容,容納、包容。畜,養(yǎng)。師出以律:出兵打仗皆以樂律進(jìn)退。
地中有水,《師》之象。君子(效法此)當(dāng)容納人民畜養(yǎng)庶眾。
初六:師出以律③,否臧兇④。
③師出以律:出兵作戰(zhàn)當(dāng)依樂律進(jìn)退。律,軍隊賴以號令進(jìn)退的樂律。
④否臧兇:不然,出師雖順成亦兇。否(pǐ),惡,帛《易》作“不”。臧,古者奴婢賤稱,又有善之意;此指執(zhí)事順成。
初六:出兵當(dāng)依樂律進(jìn)退,不然,出師雖順成亦有兇。
“師出以律”,失律“兇”也。
失律兇:《師》卦初六以陰居陽而失位,故失律行師必有兇。
“出兵打仗皆以樂律進(jìn)退”,有律不從出師必兇。
九二:在師中⑤,吉,無咎。王三錫命⑥。
⑤在師中:即在中軍,此象征軍隊有鞏固中心。古時天子作三軍,以主帥居中軍。
⑥王三錫命:君王三次賜命嘉其功勞。錫,賜。王三次賜命,一說為一命受職,二命受服,三命受位;一說為一命受爵,二命受服受車,三命受馬。
九二:軍隊有鞏固的中心,吉,無災(zāi)。王三次賜命(嘉獎)。
“在師中吉”,承天寵也。“王三錫命”,懷萬邦也。
師中:中軍。
承天寵:九二陽爻居中,上應(yīng)六五而為寵,六五為天。
“主帥在中軍則吉”,乃承應(yīng)天(六五)之寵愛。“大王三次賜命嘉獎”,居下心懷萬邦。
六三:師在輿尸⑦,兇。
⑦師或輿尸:出師疑惑,無主攻方向,以致戰(zhàn)敗,載尸而歸。或,惑。輿,車,以此指車載。
六三:出師疑惑,以致戰(zhàn)敗,載尸而歸。兇。
“師或輿尸”,大無功也。
王三錫命:大王三次賜命嘉其功勞。懷萬邦:九二陽剛居中而在下,為五陰所歸服,以示九二之君心懷萬邦諸侯。
大無功:六三失位乘剛,內(nèi)外無應(yīng),故出師必敗而無功績。
“出師疑惑載尸而歸”,大無功勞。
六四:師左次⑧,無咎。
⑧師左次:軍隊駐扎左方。次,舍、駐扎。
⑨田有禽,利執(zhí)言:田中有禽獸,利捕捉之。田,田野;又有田獵之意。禽,禽獸。執(zhí),執(zhí)縛、捕捉。言,借為焉,二字古通用。
六四:軍隊駐扎于左方,則無災(zāi)害。
“左次無咎”,未失常也。
左次:駐扎左方。未失常:六四得位不失常道。
“軍隊駐扎左方無咎”,未失常道。
六五:田有禽,利執(zhí)言⑨,無咎。長子帥師,弟子輿尸⑩,貞兇。
⑩長子帥師,弟子輿尸:長子師軍作戰(zhàn),次子以車載尸。長子,系指作戰(zhàn)主帥。弟子,次子。
六五:田中有禽獸,宜捕捉之,無災(zāi)害。長子率師作戰(zhàn),次子以車載尸,占問兇。
“長子帥師”,以中行也。“弟子輿尸”,使不當(dāng)也。
輿尸:以車?yán)朗J朗R灿杏?xùn)為“木主”者(即靈牌)。
中行:六五居中。使不當(dāng):六五受任九二,若復(fù)任其它,則任使不當(dāng)。
大君有命:大君論功封爵賜命。
“長子統(tǒng)率軍隊”,而得中道。
“次子載尸”,任用不當(dāng)。
上六:大君有命⑾,開國承家⑿,小人勿用。
(11)大君有命:大君論功封爵賜命。大君,君王、天子。
(12)開國承家:封諸侯,開創(chuàng)千乘大國;授大夫,世襲百乘之家。
上六:大君論功封爵賜命。封諸侯,開創(chuàng)千乘大國;授卿士大夫,世襲百乘之家。
“大君有命”,以正功也。“小人勿用”,必亂邦也。
以正功:上六以陰居陰而得正。亂邦:上六為陰爻,故為小人,若居上而用小人必亂邦國。
“大君有命”,正定功勞。“小人不可用”,(用之)必亂邦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