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9冊?經部13?易類
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
淙山讀周易記、易類。
提要
【臣】等謹案:《淙山讀周易》二十一卷,宋方實孫撰。實孫不知何許人,惟劉克莊後山集有實孫樂府跋,稱其字曰端仲。有實孫經史說跋,稱其以所著易說上於朝,以布衣入史局,時相以其累上春官,欲令免省奉對,遽以風聞報罷,浩然而歸。其所終則不可考矣。此書舊本但題曰讀周易,案諸彛尊經義考作淙山讀周易記,蓋此本傳寫脫訛。經義考引曹溶之言曰:宋志八卷,澹生堂目作十卷,聚樂堂目作十六卷。今世所行凡二本,一本不分卷,不知孰合之。此本凡上經八卷,下經八卷,繋辭二卷,序卦、說卦、雜卦各一卷,又不知誰分也。其書取朱子卦變圖別為易卦變合圖,以補易學啟蒙所未備。其說多主於爻象,不設空談。自序有曰:易者,道也。象,數也。言道則象數在其中矣。道果有耶?繋詞曰易無體。道果無耶?繋辭曰易有太極。是道自無而有也,可以識其宗旨矣。其據隨上九爻王用亨於西山,升六四爻王用亨於岐山,明夷彖文王以之,革彖湯武以之,證六爻非文王作,自為確義。其據大有六三爻公用亨于天子,解上六爻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,小過六五爻公弋取彼在穴,證爻辭非周公作,則必不然。說易者本不云公周公也,然其大旨則較諸家為淳實矣。
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
《日講易經解義》,十八卷,《筮儀》一卷,《朱子圖說》一卷,[清]牛鈕等撰,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內府刻本。半頁9行,每行18字。大黑口,四周雙邊,雙魚尾。...
《周易淺釋》四卷,清潘恩榘著。有弟子林光迪跋,敘其師大意,以彖多言象,而變在其中;爻多言變,而象在其中。爻無所不包,舊說一概進入身心政治上去,而遺卻許多道理,不...
〖易精蘊大義〗十二卷。元解蒙撰。蒙字求我,《江西通志》誤作”來我”,江西吉水人,中天歷己巳(1329)年江西鄉試,與其兄子尚均以著《易》而名于世,兄書《周易義疑...
內容簡介《周易禪解》是智旭為了融合儒佛思想,47歲時所著。其以禪解《易》,一是從佛法的角度,用“約佛法釋”的形式,如一約果后垂化,二經秉教進修,一約佛果八相,二...
[北宋]司馬光撰《溫公易說》書籍介紹 《溫公易說》共六卷。司馬光(1019~1086)撰。司馬光,字君實,號迂叟,世稱涑水先生,北宋陜州夏縣(今山西夏縣)人。封...
〖周易口義〗十二卷。北宋胡瑗(993—1059)口授,弟子倪天隱記述。瑗字翼之,學者稱安定先生,泰州海陵(今江蘇泰縣)人,受范仲淹推薦,由布衣官校書郎,歷官太常...
厚齋易學》·五十二卷(永樂大典本) 宋馮椅撰。椅字儀之,一作奇之,號厚齋,南康都昌人。《宋史·馮去非傳》云:“父椅,家居授徒,所著《易書詩語孟輯說》等書,...
程迥,字可久,初家寧陵之沙隨,後徙餘姚,受經於嘉興聞人茂德,嚴陵喻樗。隆興元年舉進士,官德興縣丞,事跡具宋史儒林傳。宋史藝文志載,程迥著《古易占法》,《周易外編...
[宋]趙汝楳撰《周易輯聞》作者簡介 趙汝楳,商王元份七世孫,資政殿大學士善湘之子。理宗時官至戶部侍郎。有《周易輯聞》六卷、附《易雅》一卷、《筮宗》一卷(內府藏本...
[南宋]楊萬里撰《誠齋易傳》繁體版:簡介 書名:《誠齋易傳》 作者:楊萬里 撰[宋] 版本:欽定四庫全書 《誠齋易傳》為宋朝楊萬里所撰,萬里字廷秀,自號誠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