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【巽下離上】
鼎:元吉,亨。
革命之後,剏立新制,以養(yǎng)天下,億萬年之基業(yè),全係諸此。須體元以生四海,經(jīng)綸調(diào)燮,各得其宜,則上可凝帝命,下可維民心,鼎常奠而不傾也。吉亨。
彖曰:鼎,象也。以木巽火,亨飪也。聖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(yǎng)聖賢。
卦體下隂為足,二三四陽為腹,五隂為耳,上陽為鉉,有鼎象焉。以木入火,成其亨飪,則鼎之用也。鼎一器耳,何足為重?蓋國(guó)家始建,即立郊廟,必有鼎以為祭祀之用。鼎與郊廟並重,非重鼎,重郊廟也。聖人承天命而為天子,不可無此鼎以享上帝。聖賢者,上帝所生,以佐我保鼎者也。推此亨而大之,饔飱牢禮,當(dāng)極其盛,保鼎顧可不慎乎哉?
巽而耳目聰明,柔進(jìn)而上行,得中而應(yīng)乎剛,是以元亨。保鼎莫大于德,卦象上離為目,五虛中為耳,而木巽火則得力尤在巽,是心思沉潛,能深入乎幾微神妙,而真聰真明從此出焉。卦變自巽隂進(jìn)居五,是又以徽柔居天子之位。卦體虛中,下賢復(fù)得剛明,輔鼎之人享帝養(yǎng)賢,長(zhǎng)為令主,所以元亨。
象曰:木上有火,鼎;君子以正位凝命。
木火相交,鼎乃有用。鼎所在,即天命所在。恭已聚精以凝之,所謂協(xié)于上下,以承天休者。
初六,鼎顛趾,利出否。得妾以其子,無咎。
居鼎下,有趾象,上應(yīng)九四則顛矣。幸當(dāng)卦初,鼎未有實(shí),而舊有否惡之積焉。因其顛而出之,則顛反為利,如得妾以其子者,因敗以為功,因賤以致貴也。
象曰:鼎顛趾,未悖也。利出否,以從貴也。
顛趾,悖道也。何以未悖?則出否以從貴故也。五為承鼎之大君,四所覆者此鼎,我能儆戒而翻然取新者亦此鼎。天下始不幸而終得全者,比比皆是,初可自棄乎哉!
九二,鼎有實(shí),我仇有疾,不我能即,吉。
以剛居中,經(jīng)綸在抱,第患隂柔小人,欲借交于我以自重,媚悅來即,非愛我也,與我為仇者也。二能剛中自守,初自窮于無所緣,而後所有之實(shí),可薦上帝,可饗聖賢,可飽天下,何吉如之?
象曰:鼎有實(shí),慎所之也;我仇有疾,終無尤也。
有實(shí)君子,往往忽小人為不足介意,故教之以慎。慎于始,方能不尤于終。
九三,鼎耳革,其行塞,雉膏不食,方雨,虧悔,終吉。
本有雉膏之美,足食天下,以其與黃耳之君革,不得正應(yīng),故行則塞而不食,可悔。然以陽居陽,為得其正,茍能自守以待時(shí),則君臣交和,其悔必虧,而不食者食矣,終則吉也。
象曰:鼎耳革,失其義也。
君臣大義難逃,豈可以過剛不中而失之?
九四,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兇。
鼎量極于四,居上而所任最重,下應(yīng)初六之隂,則不勝其任矣。形渥者,羞愧之甚也。
象曰:覆公餗,信如何也!
薦賢為國(guó),大臣素信。覆敗至此,信將焉存?
六五,鼎黃耳金鉉,利貞。
五于象為耳,而有中德,虛中以應(yīng)九二之堅(jiān)剛,是黃耳貫之以金鉉,此任賢勿貳,大君之正道也。
象曰:鼎黃耳,中以為實(shí)也。
二本有實(shí)耳,不虛則無所容其實(shí)。五能虛中以受之,則二之實(shí)可以凝命而養(yǎng)天下矣。
上九,鼎玉鉉,大吉,無不利。
上佐五以出治,猶鉉貫耳以舉鼎也。以陽居隂,則渾厚精明,合而為一,比德于玉,鼎道已成,功足及物,故大吉無不利。蓋以鼎熟物,人皆能之,至于炎不可舉,其非玉鉉不可,所以養(yǎng)聖賢為享上帝之要道。
象曰:玉鉉在上,剛?cè)峁?jié)也。
輔鼎貴剛,而太剛則折。節(jié)之以柔,縝密以栗,其所內(nèi)凝者久矣。特揭在上,任大責(zé)重,君道重中,相道重節(jié),鼎始可鞏奠而不拔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