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易經(jīng)注解 | 作者:惠棟 | 收藏:0 | 評論:0 | 人氣:0
點校底版:文淵閣四庫全書
書籍摘要:清)惠棟撰《周易述》介紹〖周易述〗二十三卷。清惠棟(1697—1758)撰。惠氏為清初《易》漢學(xué)的代表人物,治經(jīng)墨守漢儒成說,崇古文經(jīng)學(xué),以為“凡古必真,凡漢必好”。此書主旨,亦在...
〖周易述〗二十三卷。清惠棟(1697—1758)撰。惠氏為清初《易》漢學(xué)的代表人物,治經(jīng)墨守漢儒成說,崇古文經(jīng)學(xué),以為“凡古必真,凡漢必好”。此書主旨,亦在發(fā)揮漢儒之學(xué),以荀爽、虞翻為主,而參以鄭玄、宋咸、干寶諸家之說,融會其義。卷1至21皆訓(xùn)釋經(jīng)文,其中缺下經(jīng)14卷、《序卦》、《雜卦》兩傳。卷22、23為《易微言》、皆雜抄經(jīng)典論《易》之文,以備參考。其體例先列經(jīng)文,次為惠氏自“注”,注后為惠氏自“疏”。對漢儒所謂“互體”、“卦變”、“半象”、“兩象”、“納甲”、“納音”、“爻辰”、“卦氣”、“六日七分”等說,倍加推崇,一一考究本原,推闡考證,引據(jù)古義,懼有根底。清代學(xué)者認為,自王弼《周易注》行世,漢學(xué)遂絕,宋元諸儒各以意見揣測,去古漸遠。其中言象數(shù)者,又岐為圖書之說,其書愈衍愈繁,漸失本旨。惠棟能從漢學(xué)入手,推究其本,征引有據(jù),遠勝于空談?wù)f經(jīng)者,為清人經(jīng)傳新疏中的重要著作,也是惠氏《易》學(xué)的代表作。原書目錄40卷,其第24至40卷為《易大義》、《易例》、《易法》、《易正訛》、《明堂大道錄》、《□說》,皆有目無書。實為惠氏未竟之書,歿后由門人以未定殘稿刻版行世。后丁晏有《周易述傳》、李林松有《周易述補》,補其所缺。有乾隆二十五年(1760)盧氏刻本,《四庫全書》本,23卷,末2卷為《易微言》,阮氏《后清經(jīng)解》本21卷,另有清刻本多種。去末2卷,1989年天津古籍書店影印《皇清經(jīng)解》本。
《周易辯錄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辯錄〗四卷。明楊爵(1493—1549)撰。楊爵字伯珍,一字伯修,號解山。陜西富平人。喜靖八年(1529)進士,授行人。歷官山東道監(jiān)...
[清]納蘭性德輯編《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》介紹 〖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〗八十卷。清納蘭性德(1654-1685)輯編。性德,原名成德,字容若,號楞伽山人,滿州正黃...
[宋]郭雍撰《郭氏傳家易說》書籍介紹 南宋郭雍撰。十一卷。《武英殿聚珍版書》本。據(jù)《宋史》記載,郭雍之父忠孝受業(yè)于程頤,著《兼山易解》;忠孝沒后,其書散佚,雍則...
[南宋]楊萬里撰《誠齋易傳》繁體版:簡介 書名:《誠齋易傳》 作者:楊萬里 撰[宋] 版本:欽定四庫全書 《誠齋易傳》為宋朝楊萬里所撰,萬里字廷秀,自號誠齋...
《周易像象述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像象述〗五卷。明吳桂森撰。吳桂森字叔美,江蘇無錫人。曾隨顧憲成、高攀龍講學(xué)于東林書院。又于萬歷三十八年(1610)從師錢一本學(xué)《易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周易集解 底本出處: ?網(wǎng)絡(luò)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: 無 參校版本: 四庫全書 作者: 唐李鼎祚 初次點校: 簡校 創(chuàng)作年代: 不祥...
〖周易口義〗十二卷。北宋胡瑗(993—1059)口授,弟子倪天隱記述。瑗字翼之,學(xué)者稱安定先生,泰州海陵(今江蘇泰縣)人,受范仲淹推薦,由布衣官校書郎,歷官太常...
〖讀易紀聞〗六卷。明張獻翼撰。張獻翼字幼于,后更名敉。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一說江蘇昆山人。喜靖中國子監(jiān)生。為人放蕩不羈,言行詭異。而說《易》卻頗平正通達,篤實...
《周易經(jīng)傳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經(jīng)傳集解》傳世,其易學(xué)觀具有漢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數(shù)的運用,雖為其易學(xué)的重要特色,但義理思想仍為主...
國朝任啟運撰。啟運字翼圣,荊溪人。雍正癸丑進士。官至宗人府府丞。是編大旨謂讀《易》者當先觀圖象,故首卷備列諸圖。自朱子、邵子而外,如國朝李光地、胡煦所作諸圖,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