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易學變通〗六卷。元曾貫撰。貫字傳道。江蘇泰和人。曾舉天歷鄉試,官紹興府照磨。元季兵亂,棄官家居,鄉人推率義軍,戰敗而歿,著《四書類辨》、《學庸標旨》諸書。是書純以義理說《易》,其體例每篇統論一卦爻之義,又舉他卦辭義與其相近者,參互以求其異同的原因。如乾卦,乾六爻不言吉,無往而非吉也。初九處之以勿用,即初九之吉。上九處之以無悔,即上九之吉。二之見,五之飛,三四之無咎,都是如此。認為位或過于中,而圣人處之則無不中,位或失于正,而圣人處之則無不正,所謂剛建中正,純粹以精者,吉有大于此乎?如坤卦,其云,或疑六三王事為六五之事,然乾主君道,坤主臣道,王事乃九五大人之事,故坤卦三五,圣人皆有戒辭者,其所以正人臣之體,為慮深矣。艮卦云,敦臨、敦艮皆吉,何也,敦者厚道也,厚于治人,則人無不服者,臨是也。厚于治己而己無不修者,民是也。凡此諸條,立義皆為純正,其他方面亦副析精微。多出前儒訓解之外。間取互體立說,兼存古義。此書繼承了前代的義理之說,并使之得以進一步的發展。其說解《周易》,雖時有創新,但其本意仍是在為封建社會的綱常禮教尋求理論根據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傳世。
曾貫,元泰和(今屬江西人),字傳道。天歷年間舉人。官紹興照磨。值元季兵亂,棄官家居。鄉人推其率領義軍,后御龍泉寇,戰敗死。平生以治《易》為學者所宗。所著書有《易變通》、《四書類辨》、《庸學標旨》等(見《江西通志》、《經義考》及《四庫全書提要》)。研《易》專著今存《易學變通》六卷。
易學變通六卷,元曾貫撰。貫字傳道,泰和人。天歷辛已舉于鄉,官紹興府照磨。元季兵亂,棄官家居,鄉人推率義軍。後禦龍泉寇,戰敗,抗節死。事蹟見江西通志。所著四書類辨、學庸標旨諸書,俱湮沒不傳。惟朱彞尊經義考載有周易變通之名,亦以為已佚。今檢永樂大典所録周易各卦下,收入貫說尚多。其標題實作易學變通,知彞尊未見原書,故稱名小悞矣。謹裒輯彚次,釐為六卷。其豫、隨、無妄、大壯、晉、睽、蹇、中孚八卦,為永樂大典所原闕者,今無可校補,亦姑仍其舊。是書純以義理說易,其體例每篇統論一卦六爻之義,又舉他卦辭義之相近者,參伍以求其異同之故。如乾卦云:乾六爻不言吉,無往而非吉也。初九處之以勿用,即初九之吉。上九處之以無悔,即上九之吉。二之見,五之飛,三四之無咎,皆然。蓋位或過於中,而聖人處之則無不中;位或失於正,而聖人處之則無不正。所謂剛健中正,純粹精者,吉有大於此乎?坤卦云:或疑六三王事為六五之事,然乾主君道,坤主臣道,王事乃九五大人之事,故坤卦三、五,聖人皆有戒辭者,其所以正人臣之體,為慮深矣。艮卦云:敦臨、敦艮皆吉,何也?曰:敦者,厚道也。厚於治人,則人無不服者,臨是也;厚於治已,而已無不修者,艮是也。人之自處,容可處於薄乎?凡此諸條,立義皆為醇正,其他剖析微細,往往能出前儒訓解之外。間取互體立說,兼存古義,尤善持平,在說易諸家,可謂明白而篤實。且其成仁取義,無愧完人,而元史忠義傳失於紀載,殊傷漏畧。今蒐輯遺文,著之於録,非惟其書足重,亦因以表章大節,發潛德之幽光焉。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第26冊?經部20?易類
【閱讀地址】:https://yijing.taijidian.cn/2498.html
[南宋]楊萬里撰《誠齋易傳》繁體版:簡介 書名:《誠齋易傳》 作者:楊萬里 撰[宋] 版本:欽定四庫全書 《誠齋易傳》為宋朝楊萬里所撰,萬里字廷秀,自號誠齋...
〖讀易大旨〗五卷。清孫奇逢(約1584-約1675)著。奇逢字啟泰,號鐘元,世稱夏峰先生,直隸容城(今屬河北)人。明萬歷舉人,不滿明末吏治之腐敗,與東林黨人交往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周易集注 底本出處: 欽定四庫全書 作品別名: 易經來注圖解 參校版本: 作者: 明 來知德 初次點校: 未點校 創作年代: 不...
內容簡介《周易禪解》是智旭為了融合儒佛思想,47歲時所著。其以禪解《易》,一是從佛法的角度,用“約佛法釋”的形式,如一約果后垂化,二經秉教進修,一約佛果八相,二...
底本: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第35冊?經部29?易類《易象正》·十六卷(福建巡撫采進本)明黃道周撰。道周字幼元,一字螭若,漳浦人。天啟壬戌進士。崇禎中官至少詹事。明...
南宋李過撰。十二卷。卷一為《序說》,卷二至卷十二為上下經。缺《系辭》、《說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雜卦》等部分。詮釋經文往往發先儒所未發。然多處割裂經文,次第顛倒,幾...
[宋]都絜撰《易變體義》書籍介紹 〖易變體義〗十二卷。南宋都潔撰。潔字圣與,江蘇丹陽人,紹興進士,累官吏部郎中,太府少卿,淮西總領,知德慶府。潔父都郁。字子...
周易古經白話-劉大鈞 劉大鈞《周易古經白話解》【經傳合輯】內容介紹 《周易經傳白話解》內容簡介:《周易》是群經之首,是經典中之經典,哲學中之哲學,謀略中之謀略。...
清朝程廷祚撰。廷祚字綿莊,號青溪,上元人。是編因桐城方苞《緒論》,以六條編纂諸家之說。一曰正義,諸說當於《經》義者也。二曰辨正,訂異同也。三曰通論,謂所論在此而...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?!浚簳簾o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07冊?經部01?易類 (清)惠棟《增補鄭氏周易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新本鄭氏周易易類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