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易經存疑〗十二卷。明林希元撰。希元字茂貞、號次崖,福建同安(今屬廈門)人,正德十二年(1517)進士,授大理評事。歷官廣東提學僉事、欽州知州等。著有《四書存疑》、《林次崖集》等。事跡附見于《明史》卷二百八十二《蔡清傳》中。據此書自序,謂自束發讀書,即喜窮研經理。恐所得遺亡,類皆札記。山居無事,念夙業未終,爰取所藏《易說》重加刪飾,始于嘉靖二十年(1541)冬,越一歲書成,命名《存疑入此書洪朝選序謂”存朱之疑以羽翼程朱之傳義也”。卷-至卷八為八卦。卷九、卷十為《系辭》上傳,卷十一為《系辭》下傳。卷十二為《說卦傳》。此書用注疏本,其解經以來子《本義》為主,多引用蔡清《易經蒙引》,故明楊時喬《周易古今文全書》謂此書為繼《易經蒙引》而作,與《易經蒙引》微有異同。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謂此書本為科舉之學,故主于祧漢而宗宋。當時談經者或簿傳注而喜新說;舉業者或忽義理而尚詞華,林希元此書尚能研究義理,持論亦較謹嚴、故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評價此書比古經師則不足,但猶逾剿竊庸膚為時文戈獲之術者,在明代經學中還算篤實之作。有清初刊本、康熙刊本、乾隆,七年(1742)林氏裔孫廷□刊本、《四庫全書》本等。
林希元,字茂貞,號次崖,福建同安縣人山頭村人(現翔安區垵山大隊山頭村)生于明成化十八年(1482年),卒于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7年),享年85歲。明正德十二年(公元1517年)進士。
林希元,初督學嶺南,繼授大理寺評事。上書直言,揭露宦官搜刮地方民財,賄賂朝廷權幸。奏疏有“縱鷹犬以魚肉吾民”之句,觸怒了朝廷,被解官歸家。后由正直朝臣舉奏,復起為大理寺丞。遼東發生兵變,林希元評論“兵變起于姑息政策”又得罪了朝廷。嘉靖十四年(公元1535年)謫知欽州,翌年7月抵任,嘉靖十八年(公元1539年)10月任滿,升廣東按察司僉事。林希元知欽州3年期間,“興利除弊,約身裕用,嚴正不撓,豪猾屏跡。”其所纂《嘉靖欽州志》,是研究明朝南方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農業、社會生活等的珍貴資料,是一份寶貴的文化歷史遺產。今舉數事以志其在欽從政之勒。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第30冊?經部24?易類
(清)李光地撰《周易通論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通論,易類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周易通論四卷,國朝李光地撰。光地字厚菴,安溪人,康熙庚戌進士,官至大學士,諡文貞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橫渠易說 底本出處: ?網絡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: 無 參校版本: 網絡通行版本 作者: 北宋張載 初次點校: 簡校 創作年代: ...
點校信息 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 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30冊?經部24?易類 本書介紹 明代崔銑研究《周易》的著作。共5卷。...
《春秋占筮書》清代毛奇齡撰,主要收錄與解析春秋占例。另外,漢晉一些符合《周易》古法的占筮例,亦收錄其中。毛奇齡的易學相關著作另有《仲氏易》及《推易始末》。《仲氏...
[清]翟均廉撰《周易章句證異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章句證異〗十一卷。清翟均廉撰。均廉字春沚,浙江仁和人。乾隆三十年,(1765)舉人,官內閣中書舍人。是書取《周易》...
國朝錢澄之撰。澄之原名秉鐙,字飲光,自號田間老人,桐城人。家世學《易》,又嘗問《易》於黃道周。初撰一書曰《易見》,因避兵閩地,失其本。又追憶其意撰一編,曰《易火...
[元]吳澄撰《易纂言》 [元]吳澄撰《易纂言》書籍介紹 〖易纂言〗十卷。元吳澄(1249-1333)撰。澄字幼清,號草廬,江西崇仁人,南宋咸淳末舉進士不第。入元...
[清]晏斯盛撰《楚蒙山房易經解》書籍介紹 楚蒙山房易經解十六卷。清晏斯盛撰。晏斯盛字一齋,又字虞際,江西新喻人。熙六十年 (1721)進士。官至湖北巡撫。此書凡...
[宋]張根撰《吳園周易解》 [宋]張根撰《吳園周易解》書籍介紹 九卷,宋張根著。書用王弼注本,詮釋主義理,不及象數,亦不言《河圖》、《洛書》。注文簡要。末附序語...
國朝任啟運撰。啟運字翼圣,荊溪人。雍正癸丑進士。官至宗人府府丞。是編大旨謂讀《易》者當先觀圖象,故首卷備列諸圖。自朱子、邵子而外,如國朝李光地、胡煦所作諸圖,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