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“亢龍有悔。”子曰:“貴而無位,高而無民,賢人在下位而無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。”
【譯文】“將用于舞動的龍做得高大,結果必定后悔。”老師說:“身份顯貴卻沒有職位,官位等級在上可是下面沒有人支持,有才德的人都處在低下的地位因而得不到他們的輔助,所以他稍有行動結果就會后悔。”
注釋:“亢”高。《莊子·人世間》:“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,與豚之亢鼻者。”
? ? ? “龍”可舉起來舞動的假龍。《周易·坤·上六文言》:“?陰疑于陽,必戰。為其嫌于無陽也,故稱龍焉。”(稱:舉。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稱爾戈,比爾干,立爾矛,予其誓。”稱龍:舉龍。)
? ? ? “悔”后悔,悔恨。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伯氏茍出而圖吾君,申生受賜以至于死,雖死何悔!”
? ? ? “貴”顯貴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無德不貴,無能不官。”
? ? ? “位”職位,官爵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以位,則子君也,我臣也。”
? ? ? “高”等級在上。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輕辭天子,非高也,勢薄也。”
? ? ? “民”人。《史詩經·小雅·何草不黃》:“哀我征夫,獨為匪民。”
? ? ? “賢人”有才德的人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守法不失大理,言古賢人,增主之明。”
? ? ? “下位”低下的地位;卑賤的地位。《左傳·襄公九年》:“今我婦人,而與於亂。固在下位,而有不仁,不可謂元。”
? ? ? “輔”輔助。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不如立其弟而輔之。”
? ? ??“動”行動。《孟子》:“將終歲勤動。”注:“作也。”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