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【譯文】所以《易經》這部書記載的都是值得學習的楷模;這些楷模都是學習的榜樣。彖辭是判斷卦辭的,爻辭呈現的是天地間的各種活動,所以吉兇產生并且悔吝明顯。
注釋:(1)“象”值得學習的楷模。《易經·系詞上》:“是故夫象,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,而擬諸其形容,象其物宜,是故謂之象。”(形:通“型”。模型;楷模(值得學習的人或事物;榜樣。)。)
(2)“像”法式,榜樣。《楚辭·九章·抽思》:“望三五以為像,兮,指彭咸以為儀。”(榜樣:值得效仿學習的人或事物。)
(3)“材”《漢語大詞典》通「裁」。裁斷(判斷。),裁度。馬王堆漢墓帛書《戰國縱橫家書·蘇秦自齊獻書于燕王章》:「故王能材之,臣以死任事。」
(4)“效”呈現,顯示。唐·魏征《諫太宗十思疏》:“信者效其忠。”
(5)“天下”自然界,天地間。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:“知天下之寒。”
(6)“動”活動。《論語·雍也》:“知者動,仁者靜。”
(7)“著”明顯。《榖梁傳·僖公流年》:“此其言’圍’何也?病鄭也,著鄭伯之罪也。”
?
下轉:陽卦多陰,陰卦多陽,其故何也?陽卦奇,陰卦耦。其德行何也?陽一君而二民,君子之道也。陰二君而一民,小人之道也。
?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